顶部右侧
顶部左侧
当前位置:首页 > 西安文化 > 正文

黔西安家彝族文化(黔西县彝族)

nihdff 发布于2024-02-14 20:39:05 西安文化 62 次

今天给各位分享黔西安家彝族文化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黔西县彝族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本文目录一览:

彝族民族特色文化

彝族的民族特色有:服装:凉山彝族传统服饰,男女皆穿右衽大襟衣,披擦尔瓦、披毡、裹绑腿,平时跣足,冬天穿麻鞋。男子头缠中髻,不同次方言区的样式不同,左耳戴蜜腊珠、银耳环等饰物。

黔西安家彝族文化(黔西县彝族)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彝族的文化风俗有节日庆典、婚俗等,特点有服饰、语言文字等。

彝族的传统节日,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、彝族年、拜本主会、密枝节、跳歌节等。“火把节”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,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。

黔西安家彝族文化(黔西县彝族)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,拥有属于自己的民族独特语言与文字,喜食酸、辣,嗜酒,有以酒待客的礼节。节日有火把节、彝族年、拜本主会、密枝节、跳歌节等。婚礼保留泼水、抹黑脸、哭嫁等许多古老的习俗。

凉山彝族音乐风格古朴,品种繁多,民族特色鲜明而浓郁。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和民间文学关系密切,很多普遍流传的抒情长诗,如《阿莫尼惹》、《阿依阿呷》、《阿惹妞》、《阿丝牛牛》等。都是用歌曲形式传唱的。

黔西安家彝族文化(黔西县彝族)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火把节:它是彝族的传统节日,日期为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,一共举行三天,节日期间,人们会穿着各种各样的服装,在缓坡上唱歌、跳舞、***、斗牛等,非常的热闹。

彝族风俗、服饰、节日习俗、饮食、民居

1、成年礼:少女成年,要举行成年仪式。彝族少女成年的换裙仪式,彝语称为“撒拉火”,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,换上成年的裙子,俗称“换童裙”,在少女13岁或117岁时举行。

2、彝族的饮食主要以土豆、玉米、荞麦、大米为主,副食有肉食类、豆类、蔬菜类等。彝族的酒有坛坛酒、桶酒、水酒等,凉山彝族喜欢吸兰花烟,其他地区的彝族多喜吸叶子烟。

3、首饰有耳坠、手镯、戒指、领排花等,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。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,大部分地区是玉米,次为荞麦、大米、土豆、小麦和燕麦等。

4、彝族的婚礼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,如泼水、抹黑脸、哭嫁、新娘婚前禁食、婚后“坐家”等。

彝族民俗习惯

彝族有“客人长主三百岁”之俗话,凡有客人来,必须让位于最上方,至少也要烟茶相待。民间素有“打羊”、“打牛”迎宾待客之习。酒是敬客的见面礼,主人必先以酒敬客,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。

彝族风俗 成年礼:少女成年,要举行成年仪式。彝族少女成年的换裙仪式,彝语称为“撒拉火”,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,换上成年的裙子,俗称“换童裙”,在少女13岁或117岁时举行。

服饰 彝族的服饰古朴、独特。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有不同的服饰习俗,大致可分为梁山型、乌蒙山型、红河型等。

有门无窗,习惯于“黑房亮灶”。忌讳向北开门,无论房门、灶门和厩门都不向北方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逐步建起有楼有厦的土木结构的瓦房,有部分建了砖木结构的瓦房。

黔西安家彝族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黔西县彝族、黔西安家彝族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yzqqoa.cn/post/61626.html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